美國科學家報告說,他們發(fā)現,一種小分子的發(fā)展受到了外圍組織的限制,并通過增加內源性**素極樂醯胺的水平而抑制了疼痛信號。這些發(fā)現意味著治療疼痛的一種新方法將能夠避免以神經中樞**素信號為目標的藥物對人的精神產生的不良影響。
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Jason R Clapper和同事一開始通過化學方法改變了脂肪酸酰胺水解酶(FAAH)——能夠降低極樂醯胺的一種酶——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穿透抑制劑的屬性。他們隨后對大鼠和小鼠進行了一種羥基衍生物——名為URB937——的腹膜內給藥,結果抑制了FAAH的活性,并在神經末梢區(qū)域而非大腦中增加了極樂醯胺的水平。
接下來,研究人員測試了化合物在疼痛的不同嚙齒動物模型中的作用。向小鼠的腹腔注射乙酸導致了劇痛,它通過施用URB937得到了緩解。這種化合物的作用被注入的CB1拮抗劑利莫那班所抑制,但不是CB2拮抗劑,這意味著由藥物導致的極樂醯胺水平的增加通過激活CB1受體而產生了止痛作用。同樣地,在神經性疼痛及神經末梢區(qū)域炎癥的大鼠模型中,URB937減弱了毒性以及機械痛覺過敏。
一種外圍活性化合物如何影響痛覺呢?為了調查疼痛信號中樞過程的一種可能的效應,研究人員測定了FOS——一種神經活性指示劑——在后腳掌被施用了福爾馬林而導致持久疼痛的小鼠脊髓中的表達。與對照組小鼠相比,這些小鼠在神經組織的灰質后角區(qū)域表現出了更高的FOS表達,這與疼痛的處理有關,并且重要的是,這種效應通過聯合注射URB937得到了減弱。研究人員因此提出,URB937的治療調節(jié)了疼痛信號從神經末梢區(qū)域向脊髓以及大腦的傳輸,從而導致神經末梢區(qū)域的CB1受體的活性增加。研究人員在最近出版的《自然—神經科學》雜志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。
2015年5月19日,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-英聯合藥理...[詳細]
2月28日,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-Ga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