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華東地區(qū)陸續(xù)出現(xiàn)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病毒病例。對此國內外學者均展開了詳細研究,尤其是在病毒溯源方面,科學家取得了重要的進展。
來自中國農業(yè)科學院的陳化蘭研究組在這一研究方向中取得了重要進展,分別在 5 月和 7 月的《科學》(Science)雜志上發(fā)表文章,解析禽流感病毒重配機制和傳播可能性。
流感病毒基因組由 8 個階段的單股負鏈 RNA 分子組成,兩種病毒共感染同一宿主,可發(fā)生基因分子階段的重配,理論上可以形成 256 種不同的基因重配病毒。歷史上,禽流感病毒通過在中間宿主體內與哺乳動物流感病毒發(fā)生基因重配,造成了多次全球流感大流行,包括 1957 年的 H2N2 流感、1968年的 H3N2 流感。最近的 2009 年的甲型 H1N1 大流行病毒,就是禽、豬和人流感病毒的三重基因重配產(chǎn)物。
研究人員通過反向遺傳學,在保留 H5N1 病毒HA基因的前提下,構建了含有 1 個至 7 個不等的 2009 甲型 H1N1 病毒基因的所有 127 種可能的重配病毒。利用小鼠測試了這 127 種重配病毒對哺乳動物的致病力,發(fā)現(xiàn)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對小鼠高度致死;利用豚鼠模型對 21 種重配病毒進行傳播能力的評估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有 8 種病毒能夠經(jīng)空氣傳播,其中4種獲得高效空氣傳播能力。
這項研究證明 H5N1 病毒確有可能通過與人流感病毒的基因重配,獲得在哺乳動物之間高效空氣傳播的能力,從而具備引起人間大流行的潛力,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揭示了 H5N1 病毒對全球公共衛(wèi)生構成的現(xiàn)實威脅。
此外,近期這一研究組又深入解析了 H7N9 病毒,他們在超過 1 萬個從全中國家禽市場,家禽養(yǎng)殖場,野生鳥類棲息地及屠宰場采集的樣本中確認的數(shù)十種 H7N9 病毒株,對之前的 H7N9 病毒研究進行跟蹤分析——此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,香港大學醫(yī)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利用從一個致命性 H7N9 病毒感染了人類流感主要哺乳動物模型:雪貂,解析了 H7N9 的傳染性,傳播能力和致病性,指出如果這種病毒一旦獲得了人傳人的能力,也許就無法阻止其大規(guī)模傳播了。
在最新研究中,研究人員對從不同禽類中分離出的 37 個 H7N9 病毒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,并將它們與5個已經(jīng)報告了的人類 H7N9 病毒株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。
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人類和禽類病毒株均可與人類氣道受體相結合,而某些病毒株也保持著與禽類氣道受體結合的能力。研究人員指出,從禽類中分離的所有 H7N9 病毒株會容易地在雞、鴨和小鼠中復制且不會引起任何疾病。
更值得關注的是,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一個人類的病毒株能通過呼吸道飛沫,在雪貂體內產(chǎn)生高度的傳染性,這表明了 H7N9 人際傳播的可能性。為了避免 H7N9 在家禽中造成流感疫情,為人傳人創(chuàng)造更大的機會,活禽市場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依然是值得關注,且需要長期面對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