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兒科醫(yī)學進展 > GERD患兒多數未經規(guī)范化檢查即行外科手術治療
2013年11月6日在線發(fā)表于《JAMASurgery》雜志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,在因胃食管反流?。℅ERD)反復住院治療的患兒中,2歲以下嬰幼兒相較于年長兒(年齡≥7歲),更傾向于接受食管抗反流術(ARPs)治療。
研究人員指出,患有多種不適的兒童,無論年齡大小都更容易接受ARPs治療,然而大部分行ARPs治療的患兒在術前并未進行規(guī)范化的檢查。
來自美國華盛頓西雅圖兒童醫(yī)院小兒普外科及胸外科的JarodMcAteer博士及其同事收集了小兒信息數據庫(相關數據來自美國的41家兒童醫(yī)院)中一些住院患兒的臨床資料并開展了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。
相關數據顯示,于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因GERD反復住院治療的18歲以下患兒共計141190名,根據納入排除標準篩除了首次入院后48小時內即行ARP治療的患兒(n=3749)。
最終納入研究的患兒中,手術組(接受ARP治療)與非手術組的人數分別為11621人(8.2%)和129569人。手術組中有53%的患兒年齡不超過半歲。
研究人員以年齡小于2個月作為參照標準并控制協變量,計算了手術組的比例風險,結果顯示手術風險在2-6個月的患兒中無顯著差異,但在7個月-4歲(HR0.63;95%可信區(qū)間0.54-0.74)以及5歲-17歲的患兒中卻有了明顯下降(HR0.43;95%可信區(qū)間0.36-0.51)。此外,手術組的患者中約有65%在術前未行規(guī)范化的檢查。
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患兒的診斷均缺乏客觀標準,對于嬰兒這一急需明確診斷的群體也未能做到,與此類似的是,研究人員認為由于大多數GERD患兒在經過3-6個月的保守治療后病情就能得到改善,并且生后頭幾個月內行ARP治療的風險顯著升高,以上證據均表明臨床醫(yī)生在患兒的相關診療過程中缺乏充分的臨床證據。
手術組的住院天數明顯多于非手術組,手術組的住院天數為70.5天(年齡最小患兒)至15.6天(年齡在5至17歲的患兒)。此外,因GERD反復住院的患者最終進展為需要ARP治療的風險增加了17%。
同風險增加關系最為密切的合并癥包括裂孔疝(HR4.69;95%可信區(qū)間3.98-5.52),生長發(fā)育遲滯(HR2.67;95%可信區(qū)間2.35-3.03)及神經系統(tǒng)發(fā)育遲滯(HR2.42;95%可信區(qū)間2.17-2.70)。
來自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小兒外科中心的StevenLee教授在隨刊評述中指出,“盡管ARP是小兒外科最為常見的手術之一,但令人不解的是為什么沒有像成人一樣為兒童制定規(guī)范的診斷標準和明確的手術指征。”
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所有資料數據完全來自數據庫,因此結果的準確性可能會受到編碼及分類錯誤的制約,Lee博士也對此表示贊同,盡管研究者都承認在嬰幼兒患者中關于GERD的治療方案還存在不少爭議,但研究的局限性使研究者無法得出更具臨床價值的結論。
長期以來,人類得以生存往往會面臨高水平的基因突變,而這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所...[詳細]
支氣管肺發(fā)育不良是早產兒常見的呼吸系統(tǒng)并發(fā)癥之一。布**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