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用三聯(lián)療法治療脫疽經(jīng)驗總結
2018-12-04 20:00
閱讀:6599
來源:愛愛醫(yī)
作者:武巴音
責任編輯:點滴管
[導讀] 中醫(yī)學“脫疽”包括血栓閉塞性脈管炎、糖尿病足、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等肢體動脈閉塞,導致患肢血流灌注失常,不能滿足最基本的新陳代謝所需,而出現(xiàn)的肢端缺血性壞疽,它多發(fā)于足指,尤以下肢為多見。
中醫(yī)學“脫疽”包括血栓閉塞性脈管炎、糖尿病足、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等肢體動脈閉塞,導致患肢血流灌注失常,不能滿足最基本的新陳代謝所需,而出現(xiàn)的肢端缺血性壞疽,它多發(fā)于足指,尤以下肢為多見。《黃帝內經(jīng)》中記載:“發(fā)于足指,名脫疽,其狀赤黑,死不治;不赤黑,不死”,已經(jīng)清楚認識到這種病可使肢端組織發(fā)黑,壞死,預后嚴重,并指出其原因主要是人體正氣不足,外邪乘虛而入導致,張景岳對病因對其病因敘述更詳,《景岳全書》中曰“此癥因膏梁厚味,酒面炙煿積毒所致,或不慎房勞,腎水枯竭,或服丹石補藥……此證形勢雖小,其惡甚大”,指出飲食、藥物等可以導致該病發(fā)生。西醫(yī)對此病多采取手術治療,病情嚴重時給予截肢,常給患者心理造成極大痛苦,而且費用高昂。我在臨床中,應用中醫(yī)辨證論治口服中藥湯劑、針灸、外涂秘治中藥膏三聯(lián)療法治療脫疽,取得不錯的臨床療效,茲將介紹如下:
一、辨證論治
脫疽發(fā)病的部位,主要在四肢末節(jié),累及肌肉、筋骨等組織,因脾主肌肉,腎主骨,所以脾腎虧虛為其本,寒濕外侵或跌撲損傷為標,大多屬虛實夾雜證,以氣血凝滯,經(jīng)脈阻塞,或郁久化熱,熱入營血為主要病機。臨證治療時,必須把握病機關鍵所在。
1,寒濕證
臨床表現(xiàn):患肢發(fā)涼沉重,麻木,間歇性跛行,患足皮膚發(fā)白,遇冷發(fā)紺,觸之冰涼,趺陽脈搏動減弱或消失,舌淡,苔白膩,脈沉細。
治法:溫陽活血,祛寒化濕。
方藥:用陽和湯合四逆湯加減。藥用:麻黃、白芥子、炙附子、鹿角膠、干姜,肉桂、白術、丹參、雞血藤、赤芍、炙甘草。若疼痛重加元胡、川楝子。
2,血瘀證
臨床表現(xiàn):患肢發(fā)涼,疼痛呈持續(xù)性,夜間加重,抱膝而坐,皮色暗紅或青紫,肌肉萎縮、甲錯,趾甲增厚,趺陽脈消失,舌質黯紅,苔白,脈沉而澀。
治法:活血化瘀,通絡止痛,
方藥:桃紅四物湯合補陽還五湯加減。桃仁、紅花、丹參、當歸、川芎、元胡、赤芍、黃芪、地龍、土鱉蟲、雞血藤。痛甚則加白芍、甘草。
3,熱毒證:由于氣血凝滯,久郁化熱而致。
臨床表現(xiàn):患肢皮色暗紅、腫脹,皮膚起水皰,甚則五趾相傳,波及足背,色黑且干枯,或潰破腐爛、流膿,疼痛難忍,伴發(fā)熱,口干,便秘,尿赤,舌質紅,苔黃膩,脈數(shù)。
治法: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,
方藥:四妙勇安湯合顧步湯加減。藥用:金銀花、蒲公英、地丁、野菊花、當歸、石斛、牛膝、丹參、元胡、玄參15g。腫脹嚴重者加防己、鬼箭羽。
4,氣血兩虛證:由于久病體衰,元氣虛弱,
表現(xiàn)面容萎黃,神情憔悴,倦怠消瘦,患肢肌肉萎縮,皮膚干燥,脫屑,壞死組織脫落后,瘡面生長緩慢,經(jīng)久不愈,舌質淡,苔白或無苔,脈沉細弱。
治則:益氣養(yǎng)血,兼以通絡,
方藥:十全大補湯加減。藥用:黃芪、白術、黨參、茯苓、熟地、赤芍、當歸、丹參、牛膝、雞血藤、甘草。氣陰兩虛加五味子、麥冬、石斛。
二、針灸治療
理論支持:針灸具有疏通經(jīng)絡、調和陰陽、扶正祛邪的作用,它可促進閉塞血管血栓機化吸收、再通,從而可以建立代償性側枝循環(huán),改善患肢血運,同時,由于素體陽虛為脈管炎的根本內因,通過有效的**可以起到補虛升陽的作用。因為脫疽主要涉及臟腑是脾、腎,經(jīng)脈涉及督脈、任脈、足三陽經(jīng)、足三陰經(jīng),辯證選擇其經(jīng)脈上的穴位,可以達到以益氣養(yǎng)陰、活血化瘀、溫陽散寒、清熱除濕的作用。
穴位選擇:選取主穴:太沖、足三里、陽陵泉、陰陵泉、委中、環(huán)跳、太溪,配穴:隨壞疽部位不同,在相近部位選擇無創(chuàng)傷皮膚局部1~2個穴位作配穴。寒濕證配選關元、氣海、命門;血瘀證配選三陰交、血海、內關;熱毒證配選曲池、內關、內庭;氣血兩虛配選三陰交、血海、絕骨。
操作過程:囑患者取坐位或臥位,暴露脫疽皮膚及其他**部位,用75%酒精棉消毒**部位,**角度應依具體穴位而定,手法選擇平補平瀉,留針30分鐘左右,隔5分鐘行針一次,每天1次,15~20天為一療程。
三、外治
理論支持:本病多由素體脾氣不健,脾腎陽氣不足,加之感受寒邪,寒凝經(jīng)脈,氣血瘀滯,四肢失養(yǎng)而致;后期則瘀久化熱,熱盛肉腐,肉腐成膿,肢體壞疽。外用膏藥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處,起到治療作用。經(jīng)過多年的臨床實踐,配制中藥外用藥膏,藥物以祛腐生肌為主,佐加活血清熱藥物,藥物組成有白芷、當歸、紅丹、煅石膏、紫草、血竭等,輔料為凡士林。
操作過程:在**后,在皮損處均勻涂抹秘治中藥膏,每日涂1~2次,15~20天為一療程。
四、安全性評價
口服中藥湯劑,桃紅四物湯、四妙勇安湯等以驅邪為主湯劑可能出現(xiàn)脾胃的損傷,所以應該飯后服用,必要時可加健運脾胃藥;**時,對一般患者都適用,但體質虛弱、暈針禁用;服藥期間,忌服辛辣腥發(fā)飲食,同時,要忌行房事。
版權聲明:
本站所注明來源為"愛愛醫(yī)"的文章,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,非經(jīng)授權不得轉載。
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
聯(lián)系zlzs@120.net,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